笔墨·灵性·境界丨姚鸣京|焦点讯息
来源: 荣宝斋在线
2023-03-07 15:02:17

书画家简介

姚鸣京,1959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无锡。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可染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新水墨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学位评审专家,人民美术出版社大红袍艺术委员会评委,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新疆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新疆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特聘导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原副院长。

▲《林中散步》35.0cmx34.0cm


(资料图)

笔墨·灵性·境界

文/姚鸣京

笔墨常常会因为自身的执著和气象,往往把生命的笔墨遗失在人生长河大山中的某个角落,正如一位诗人所说,当人翻开自己的口袋,竟发现其中的人性已所剩无几。文化和传承留遗给我们和赋予我们的真实意义,有谁明明白白地使自身的笔墨超越出人自己,象石涛老人说的那样“自脱胎于天地牢笼之手”呢?

有一种境地常常会提醒我们这些藉笔墨为终身职业谋生的教书匠,在白纸上随意地乱涂胡抹,往往比起要参加某类大展前,苦苦地经营那些动静无常的笔墨时,感觉要来的更富于灵性和更具真挚。我们会发现许多地道的让人割舍不去的味道沉浸其中。也许很多人漠视或者忽略这一切现象对创造意识的提示。笔墨所要表达真我的那个境界到底根源于灵性或者还是纯粹的功夫。也有可能有人更赞成两者的交互推演中,某一断面上的某个偶然缺口,正好是其校对目标的最佳抉择。

研究笔墨的,没有不知道黄宾虹老人的。他的艺术,他对传统的造诣,他灵性的光辉,无数的人用无数的语言,无数的文字来无数次地赞叹他。但是他的画,他的笔墨,一言不发,面对着的却是我们每一个搞中国水墨艺术人的心,究竟黄宾虹是靠的什么修炼使这样的一些看似胡乱勾抹的笔墨却能反射人的灵魂,人的内在情思?其中传达给我们的境界,我们说:语言无法形容,文字难以表达。这些笔墨深具内力,使人的灵性与万物与自然的灵性同为一体,很难分开它们单一理论,这些笔墨的奥妙与自然的奥妙一样,无所不在、无奇不有、精深博远、浑厚华滋,这样的大师不简单作画,不是他画到多黑才找到了真我的境界,黑与繁不过是画家的风范与性格崇尚的追求。而把握这些与自然与万物同一体的笔墨,才是洞悉真我的网络和渠道,才是通达解脱的自由大道。

作品欣赏

▲《秋林下》34.0cmx34.0cm

▲《紫气东来》17.0cmx69.0cm

▲《寻侣路程》34.0cmx34.0cm

▲《博雅达观》17.0cmx69.0cm

▲《三兄弟》34.0cmx69.0cm

▲《浩气养乾坤》34.0cmx70.0cm

▲《枝闻鸟》69.0cmx35.0cm

▲《畅春》17.0cmx35.0cm

▲《琴瑟和鸣》 69x35x1 , 69x17x2

关键词: 笔墨·灵性·境界丨姚鸣京 中央美术学院

下一篇:
上一篇:

相关阅读